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是高技术基地型研究所,主要从事能源环境、先进材料和绿色化工三大领域的应用基础和高技术研究与开发。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的前身是中国科学院煤炭研究室,于1954年在大连中国科学院石油研究所(即现在的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挂牌成立。1961年,煤炭研究室扩建为中国科学院煤炭化学研究所并开始向太原搬迁。1978年9月改名为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并沿用至今。
建所以来,山西煤化所以满足国家能源战略安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国防安全的战略性重大科技需求为使命,以协调解决煤炭利用效率与生态环境问题和重点突破制约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材料瓶颈为目标,围绕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炭材料制备与应用开展定向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和重大系统集成创新,逐渐由一个只有64人的实验室,发展壮大为从基础研究到工艺过程开发直至产业化的体系较为完备且在国内外相关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现代化研究所。截至2020年底,山西煤化所共有在职职工476人。其中科技人员375人,包括研究员及正高级工程技术人员71人、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技术人员124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4人,山西省学术带头人14人,山西省新兴产业领军人才8人。
山西煤化所拥有太原桃南园区、小店中试基地、扬州碳纤维工程技术中心研发区域(中心);拥有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煤炭间接液化国家工程实验室、碳纤维制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山西煤化工技术国际研发中心以及与潞安集团共建的国家煤基合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研发单元;中科院(山西省)炭材料重点实验室、山西省粉煤气化工程研究中心、山西省生物炼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西省石墨烯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与太钢集团共建的山西省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院、省级研发单元以及应用催化与绿色化工实验室所级研发单元。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壳牌合作设立了ICC-Shell煤化学联合实验室。
山西煤化所是198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现有博士生导师41人,硕士生导师76人,设有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3个一级学科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点;物理化学、材料学、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工业催化5个二级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点;材料与化学工程1个全日制专业硕士授权点,并设有1个化学专业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共有在学研究生374人(其中硕士生141人、博士生233人)。在站博士后7人。
山西煤化所主办有《燃料化学学报》和《新型炭材料》等学术刊物,均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其中,《燃料化学学报》被美国工程信息公司数据库(EI COMPENDEX)等收录并与Elsevier出版集团合作ScienceDirect在线出版英文网络版(Journal of Fuel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新型炭材料》被美国科学引文索引扩大版数据库(SCI-E)、美国工程信息公司数据库(EI COMPENDEX)等收录并与Elsevier出版集团合作ScienceDirect在线出版英文网络版(New Carbon Materials)。《燃料化学学报》曾荣获全国“百强科技期刊”和“中国精品科技期刊”,《新型炭材料》曾荣获全国“百强科技期刊”和“中国出版政府奖”。
山西煤化所将以人才队伍优化为核心,以重大项目实施为牵引,以对外合作交流为窗口,以创新平台建设为保障,全面实施“率先行动”计划,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积极发挥国立科研机构引领示范作用,不断加快现代化研究所建设步伐。
山西煤化所在各个历史时期为国家洁净能源与先进材料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以及国家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共计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奖、发明奖、自然科学奖、杰出成就奖以及省部级成果奖240项,国家授权专利636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