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是一个具有广泛社会性的前沿经济范畴,其提出的大背景,主要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持续发展的严峻挑战。英国政府在2003年发布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是目前有据可查的最早正式提出低碳经济这一概念的。
鉴于气候变化的影响已经迫在眉睫,英国提出了到2020年CO2排放比1990年减排20%,2050年减排60%,并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而创建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随后,在2006年10月,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牵头发布了著名的《斯特恩报告》。在这份报告中明确指出,如果全球以现在每年GDP1%的投入,则可以避免将来每年GDP5%~20%的损失,同时报告也明确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
2007年7月,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这表明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有望成为美国未来的重要战略选择。200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印尼巴厘岛举行并制订了世人关注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这为全球进一步迈向低碳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也身体力行,确定2008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同年7月,G8峰会上,八国集团表示将寻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其他签约方一道共同达成到2050年把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减少50%的长期目标。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我国政府最早在2007年9月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大会上就明确主张我国要发展低碳经济。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讲话中,一共提到了4次“碳”,分别为“发展低碳经济”,研发和推广“低碳能源技术”,“增加碳汇”以及“促进碳吸收技术发展”等。科技部部长万钢在2007中国科协年会上也呼吁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2009年12月,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一次研究部署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并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
中国科学院已经启动实施了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认证及相关问题”。这一专项的实施将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第一手的数据及方法支持。山西煤化所具体承担了碳专项任务1“能源消费与水泥生产的排放”的主要研究工作。通过这一工作的开展,将在理清我国能源消费现状及其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上,为我国温室气体减排、应对气候变化以及发展低碳经济做出重要贡献。
低碳经济已经日益深入人心,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普遍接受了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从长远来看,发展低碳经济是全世界的必然选择,更是我国经济、社会、文化等实现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可以说,低碳经济正从最初一个抽象的概念日渐丰富、日益清晰地向我们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