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应中科院炭材料重点实验室邀请,清华大学张强副教授和中科院金属研究所贺连龙研究员访问山西煤化所,并分别做了题为“储能用三维石墨烯材料:设计原则、可控制备及宏观高效使用原理”和“工程炭材料显微结构的透射电子显微学研究”的学术报告。
张强在报告中指出一维碳纳米管、二维石墨烯复合构筑的多级复合材料能够充分发挥材料各自的优势,是制备具有优异性能多功能材料的一种有效途径。他通过模板的选择和催化剂的控制,制备出碳纳米管阵列和具备多级结构的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材料,并研究了这些多级材料的生长机制,介绍了其在Li-S电池中的潜在应用,该类材料具有良好的固硫效果,可提高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和容量。他还指出碳纳米管和石墨烯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高的比表面积和超强的电子传输能力,在功能增强材料、多相催化和能源存储领域应用潜能巨大。
贺连龙的报告主要介绍了菱形石墨的发现及形成机理、Ni-P处理导致的催化石墨化机理、TEM原位研究形变过程中的结构演变、刹车盘使役中的应力石墨化、炭纤维取向角径向分布、高导热发泡石墨与热解炭沉积层的界面结构、金刚石涂层的界面精细结构等。
山西煤化所相关领域专家、职工和研究生参加了此次学术报告。
张强,男,清华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能源材料的研究。曾获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英国皇家学会牛顿学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The 2012-2014 Excellence in Review Awards for CARBON等奖励。2000年入学清华大学进行本科及研究生学习,2009年毕业获得博士学位。2009年7月赴美国凯斯西储大学从事碳纳米管基氧还原催化剂的开发。2010年3月赴德国马普协会Fritz Haber研究所从事碳纳米管原位生长及纳米碳基能源材料的研究。2011年9月回到清华大学工作。2015年5-6月在英国伦敦大学女王学院做访问教授。基于能源材料的研究,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Nature Commun., Adv. Mater., Adv. Funct. Mater.,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 Energy Environ. Sci.等发表SCI收录论文100余篇,20篇为ESI高引用学术论文。所发论文他引5200余次,h因子为44。申请中国专利13项(8项已授权),PCT国际专利2项。
贺连龙,男,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实验室研究员、博导。高分辨投射电子显微学及其在固体材料的显微结构与缺陷研究领域的专家,全国微束分析标准化技术会员会委员,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金属间化合物与非晶合金分会理事。多年承担973等国家重大项目,在金属间化合物显微组织结构及其界面原子结构,炭炭复合材料和新型炭材料的显微结构、界面结构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发表SCI收录论文150余篇;出版专著3部(英文1部);获得日本及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四等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美国电镜学会优秀展示论文二等奖。
张强副教授做报告
贺连龙研究员做报告
(郭晓月 报道/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