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山西煤化所2018年度科研工作汇报会在能源楼三层报告厅召开。所领导、所长助理、学委会委员、管理部门全体人员、课题组长、研究员、副研究员和研究生等百余人参加了报告会。会议由学术委员会主任房倚天和所长助理樊卫斌分别主持。各课题组长分别从课题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思考、下一步工作计划以及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汇报,详细介绍了2018年度科研项目进展、科研活动经费、人才队伍建设、科研产出等方面工作,并就未来工作提出了设想和工作计划。考核组从课题组发展现状、下一步工作计划等方面对课题组进行了综合评议。
2018年,山西煤化所在科研项目、成果奖励和科研产出等方面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在研课题366项,新增科研项目124项;发表论文365篇;申请专利107项,授权专利51项;获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获批建立山西省科技创新领军团队1个;入选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名;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全球35位35岁以下科技创新青年1人;入选怀柔科技之星1人;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1人;获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青年奖1人,获中国颗粒学会青年颗粒学奖1人。
2018年,山西煤化所获得的各类科技奖项有:“石墨烯的表面化学与宏观自组装应用基础研究”获山西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已通过公示);“石墨烯催化生物质转化制化学品”获山西省自然科学二等奖(已通过公示);“加压流态化工程基础研究及其在煤气化技术上的应用”获中国颗粒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双配体离子分级作用及其在过渡金属氧化物单晶纳米颗粒形貌调控中的应用研究”获中国颗粒学会自然科学二等奖;参与的“煤炭间接液化核心技术及关键装备重大创新”获宁夏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参与的“400万吨/年煤间接液化关键技术与重大装备开发及应用”获中国石化联合会科技进步特等奖。
2018年,山西煤化所牵头/参与制定的国内标准和行业标准共有10项。其中,牵头制定的行业标准《矿物源腐殖酸钾》(T/CHAIA0004-2018)和《腐殖酸有机肥料》(T/CHAIA0004-2018)和参与制定的国内标准《纳米科技术语第13部分:石墨烯及相关二维材料》(GB/T30544.13-2018)及7项行业标准均已正式发布。
2018年,在国家、中国科学院、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的大力支持下,山西煤化所在能源和材料领域取得了系列重大进展。代表性成果包括:
铁基浆态床费托合成油技术产业化推广稳步推进。神华宁煤400万吨装置、内蒙伊泰杭锦旗100万吨装置、山西潞安100万吨装置均实现了满负荷运行。2018年形成产能650万吨,占中国煤间接液化市场的90%。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入选了中国科学院改革开放四十年40项标志性重大科技成果。
氢气低温制备和存储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实现了从含碳资源到无碳能源的高效温和转化,为氢能制备、存储及安全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相关成果入选了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钴基固定床合成化学品技术向工业示范迈进,山西潞安6万吨/年工业示范装置稳定运行,积极开发异构脱蜡等费托合成的下游技术,延伸产业链。
高硫石油焦加压气化制氢技术完成了中试试验,为工业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生物质与煤共气化制备燃料气/合成气技术完成了中试试烧工作,正在编制工业示范装置工艺包。
甲烷直接转化制乙烯关键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通过了专家论证。
甲醇转化制丙烯(MTP)催化剂已在神华宁煤模试评价装置上完成了两周期评价,单程寿命>1000小时,为工业侧线运行及催化剂的工业应用奠定了基础。
合成气完全甲烷化催化剂完成了吨级工业放大,新型甲醇转化制汽油(MTG)催化剂完成了工程放大实验。
烟气多种污染物干法一体化脱除技术建成了508万m3/h工业装置,正在进一步优化调试。
高性能碳纤维制备技术实现产业化,与太钢集团合作建设的百吨级高性能碳纤维生产线已形成稳定的技术体系和批量供货能力,实现国产碳纤维研制由跟踪到自主创新的突破,同时,二期500吨级生产线已打通工艺流程,实现了批量稳定供货。
干喷湿纺制备碳纤维技术取得了重要突破,制备的超高强碳纤维经第三方机构检测,性能指标均达到业内先进水平。
新型核级石墨批量制备关键技术取得了突破,有力地保障了先导专项液态熔盐示范堆的建设。
航空/航天石墨密封材料通过了地面和台架考核试验,满足了航空领域对石墨密封材料的需求,并成功应用于航空发动机主轴密封。
高铁制动摩擦材料制备技术取得突破,制备的材料性能达到了德国knorr公司产品水平,目前正在进行技术推广及CRCC认证工作。
淀粉基超级电容活性炭制备技术建设完成了10吨级中试生产线,正在进一步调试优化。
此外,在原子层沉积、煤/灰化学、甲醇催化转化机理及催化剂制备研究、热解与气化/燃烧过程耦合、缓释催化、反应气氛下金属Ni纳米颗粒稳定性研究、合成气转化制烯醇、高性能阴离子交换膜、煤焦油加氢、废水处理、二氧化碳利用、高性能碳纤维及碳纤维复合材料、碳微球制备、高性能球状活性炭、石墨烯制备与应用、碳化硅制备、聚氨酯材料、沥青基/生物质基新型功能炭材料、生物质转化、光催化及绿色合成等方面均取得重要研究进展。
在科研工作汇报会后,王建国所长做了总结发言。他高度评价了各课题组在2018年的辛勤努力和艰苦付出,肯定了各课题组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以及传统能源市场衰退大环境所取得的成绩,但也指出课题组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他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首先是课题组要加强与学术界和产业界的交流与研讨,加强宣传力度,积极参与科技成果评价和科技奖励申报,不断激发自身发展潜力,补缺发展短板,构建良好发展环境,提升课题组和研究所的学术影响力和产业影响力。其次是课题组要坚持“走出去”的发展理念,积极参与国家、中科院、各省市的各类科技项目的申报,练好内功,提升自身创新活力、内生动力和核心技术竞争力,最终实现从“参与”到“主持”的升华。再次要积极培养优秀人才,尤其是要在研究所内部创造条件让年轻科研人员脱颖而出,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调动其工作积极性,激发其科技创新性。最后他指出,研究所仍将紧密围绕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炭材料制备与应用开展科研工作,践行“率先行动”计划,致力重大成果产出,努力应对危机和挑战,为深入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成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作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应有的创新贡献。
(韩新宇/报道 李苑/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