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机构概况 机构设置 科技成果 研究队伍 国际交流 院地合作 研究生教育 创新文化 信息公开 科学传播 学术出版物
纪念建党90周年  
活动展示
活动方案
红书下载
征文启事
征文选登
友情链接
中国科学院
国家发改委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中国科学技术部
中国科普博览
中国化工信息网
美国能源部
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研究组织(CSIRO)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纪念建党90周年 > 征文选登
母亲入党
 
发布时间:2011-05-03 发布者: 字体<    >

母亲入党

熊益军

 

母亲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虽已退休赋闲多年,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在她身上丝毫未变,对党组织依然一往情深。说起她的入党经历,可谓一波三折,一言难尽。

母亲上世纪30年代出生于一户普通农家,到了上学的年纪却一直未能上学读书,只是跟着我大舅认了点字。解放后,母亲看到村里一些小孩天天背着书包去上学,心里非常羡慕,也想去上学,可外公外婆不同意,而我大舅却很支持,极力说服二老,母亲终于到县城小学报了名。其时母亲已17岁,上一年级不合适,学校让母亲考五年级的试卷,母亲居然考及格了,这样她就成了一个五年级的插班生。后来母亲考上了师范学校,毕业后走上了三尺讲台,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回顾自己一路走来的经历,母亲感慨万千,她说是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打败了反动派,建立了新中国,才给了她求学和走上工作岗位的机会,她的一切都是党给予的。因此她对党、对国家感情特别深厚,并将这种感情化作了做好教育工作的永恒动力。由于工作勤恳,成绩卓著,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她被评为省劳动模范。也就是在那时她萌生了向党靠拢的想法,并虔诚地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然而让她意想不到的是,由于家庭成分是“富农”,她根本就没资格入党!这个打击犹如早春的寒流,把母亲一下子推进了冰窟里,她只觉心里一阵阵发凉。但母亲的心并没有被彻底“冻僵”,她坚信,家庭出生不好不是自己的错,如果受此打击就心灰意冷,一蹶不振乃至自抛自弃,那就是自己的错了。于是她擦干泪水,把对党的深厚感情深藏心底,以灿烂的笑容面对学生、面对生活,一如既往地做好党和人民交给的教育工作。那一本本通红的荣誉证书、获奖证书记录了母亲在教育这块园地上辛勤耕耘所结下的累累硕果。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母亲第二次郑重地向党组织交上了入党申请书,但当时左倾思想还没有完全肃清,母亲又一次因同样的原因被挡在了党组织的大门之外。这一次母亲彻底想开了,她说,既然自己组织上入不了党,但思想上、行动上一定要入党!她以巨大的热情,将全副身心投入到教书育人工作中,起早贪黑,不辞辛劳,在课堂里送走了一个个春夏秋冬,在三尺讲台前书写着自己无怨无悔的人生。一批批学子从她的课堂走向大江南北,走向长城内外,成为国家建设的有用人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从祖国各地寄来的一封封情真意切的学生来信和过年过节时雪片似飞来的贺卡,是母亲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的有力佐证和最高奖赏!母亲的努力没有白费,就在退休的前一年,党组织向她敞开了大门,母亲终于圆了一生孜孜以求的入党梦。那天夜里睡在床上,她思绪万千,辗转反侧,激动得彻夜未眠!

母亲退休前夕加入党组织一些人不理解。有人说:“一般人都是年轻时入党,然后想着提干,而你退休时入党图点啥?”还有人说:“您是不是生怕退休工资花不掉,准备交党费?”对此母亲并未多做解释,因为是党把她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农村女孩培养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党对她恩重如山,她对党的感情比山高,比海深。加入党组织,实现了自己一辈子梦寐以求的愿望,还有什么比这更幸福更快乐?这一切她是无法向别人解释清楚的。

母亲对党坚定的信念,执着的追求,赤诚的感情和数十年如一日持之以恒、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她馈赠给我们子女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经常盘点这笔财富,在人生的旅途上我们就不会迷失方向,更不会误入歧路。

(熊益军系江苏南通人,现就职于南通市通州区金沙中学。本篇稿件为所外来稿。)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Copyright© 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桃园南路27号 晋ICP备 05000519号 晋公网安备 140106020606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