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林化工、生物公司召开2002年度工作会议
发布时间:2003-01-03
| 【 大 中 小 】
总结过去 开拓未来 夯实基础 再创辉煌
12月13—14日,山西科林化工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2002年度工作会议在忻州召开,公司全体员工、董事会监事会成员出席了会议。
公司各部门负责人认真总结一年来工作经验和教训,针对本部门的具体工作和问题,对今后工作提出切合实际的改进方案和工作设想。公司总经理李燕生在发言中总结了山西科林化工公司、山西科林生物公司经过一年的努力所取得的可喜成绩以及创造的工作模式所带来的可观效益,并广泛而深刻地剖析了公司组建以来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团结、奋进、创新、发展”为公司宗旨,在高层面上提出公司未来发展目标和生产计划以及实施方案。
中科院山西煤化所所长孙予罕,副所长、党委书记王心葵,党委副书记韩有清等领导也出席了会议并发言,对公司一年来所取得成绩给予充分肯定,鼓励全体员工保持良好的工作业绩,做好排头兵,再接再厉,再铸辉煌。
根据中国科学院和山西煤化所“知识创新工程”的具体要求,由山西煤化所在直属企业山西科林化工新材料厂所投入的资产、资金和该厂煤化所职工以自然人形式入股等两部分组成注册资本,于2002年2月8日改制注册设立为有限责任公司。
组建以来,公司注重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紧紧围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做好职工组织、思想教育工作。以“三个代表”为指针,深入开展各项工作,激励全体员工以公司利益为重,企兴我荣,树立牢固的“企业人”思想,将责任心、公司利益和个人奋斗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依托煤化所科技术成果和高科技、高素质人才优势,积极进行现代化企业建设,严格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吸引和聘用各类专业人才,积极培育市场和扩大用户群体,形成了一个优势较为突出、具有可观经济效益的团队。
公司成立伊始,即投入相当资金,对设备方面加大改造、修缮力度,对生产工艺进行改进,对一些关键设备和生产环境进行更新和提高,新增超临界车间高压泵设备一台和容积15m3冷库一座。全面建设和提升工作环境,创造优良的厂容厂貌和生产氛围。硬化绿化地面1800 m2,装饰车间外墙2000 m2,修缮装潢车间650m2;新增60 m2存车棚一个;租赁建设85 m2大学生公寓一套;新增量体工作服75套;新增固定资产设备等80万元。全面确保公司各方面的工作和生产安全、平稳、正常进行,2002年山西科林化工、山西科林生物两个公司营业额达970万元。
炭纤维生产较往年相比产量增加一倍,产品合格率提高16.5%,生产成本下降290元/公斤,投入产出比提高4.6%,是历年来生产时间最短,总产量和平均月产量最高的一年;产品吸湿性下降30%,保证了用户对产品的要求,销售回款周期缩短。
超临界生物制品生产摆脱了亏损局面,销售收入略有盈利,2002年生产沙棘籽油2700公斤,较历史同期相比,提高4.4倍,蛋黄卵磷脂1200公斤,较之提高3倍;对外加工业务增加,加工柴胡油62公斤,多孔草油71公斤,灵芝孢子粉2700公斤。是历年来生产时间最长、生产加工量最大的一年。
生物产品销售收入达170万元,比2001年增长130%。老客户得到稳定,市场份额有所扩大,吸引和培养了一批新客户。
2002年率先在公司内实行目标考核制度,津贴与目标挂钩。通过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人员建设、队伍建设以及一系列管理制度相佐,不仅促进和鞭策各类人员,而且,以公司形式的规范化、制度化运作,从思想上建立起效益第一的管理和生产理念,更进一步加强员工爱岗敬业的勤奋拼搏意识,公司员工收入较2001年有较大幅度提高。同时,招聘应届大学毕业生和各类专业人员7人,充实生产第一线,增强企业技术力量,加强企业产品开发,大专以上学历由2001年的19%上升到28%。使山西科林公司技术和人员方面得到充实,力量得到加强,人员潜力深入挖掘,生产效益和工作效率突出提高,竞争力持续增强,并在科研和技术改造中起到积极作用。在争取技改项目中充分体现实力,“吨级粘胶炭纤维技术改造工程项目”在全院8个单位申请中获得首批实施单位。
在新年到来之际,山西科林公司全体同仁以昂扬的精神面貌,回首往昔,展望未来;以旺盛的斗志,激励今后岁月,创新进取。(刘兆毅)